问题股面临政策风险核心资产强者恒强
问题股面临政策风险核心资产强者恒强
最高检与证监会昨日联合举行“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犯罪维护金融市场秩序”新闻发布会。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、第四检察厅厅长郑新俭指出:“一些财务造假、内幕交易、操纵市场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破坏资本市场秩序,损害广大投资者利益,危害资本市场改革发展进程,必须予以严厉打击。”业内人士认为,垃圾股是上述违法违规问题的集中地,随着政策打击力度的不断加大,投机垃圾股、题材股的难度和风险会不断加大。与此相反,绩优“核心资产”则面对资金面扩容的利好,迎来属于自己的结构性牛市。
最高检:严厉打击财务造假、内幕交易、操纵市场等违法犯罪活动
11月6日,最高检与证监会联合举行“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犯罪维护金融市场秩序”新闻发布会。
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、第四检察厅厅长郑新俭说,近年来,以注册制改革为龙头的资本市场关键制度创新不断取得突破,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,显著优化了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环境,改革成效显著。“但不容忽视的是,一些财务造假、内幕交易、操纵市场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破坏资本市场秩序,损害广大投资者利益,危害资本市场改革发展进程,必须予以严厉打击。”
郑新俭表示,检察机关将按照零容忍的要求,根据新修订的证券法规定,针对注册制改革的特点,积极会同证券监管部门,公安机关进一步加大对资本市场财务造假案件的刑事追究力度,共同净化资本市场的生态环境,加大对财务造假行为的全链条惩治力度。同时要追究具体指使造假的控股股东、实际控制人,惩治帮助造假的中介组织。显著提高资本市场财务造假行为的违法成本,同时还要通过适用财产刑,加大对财务造假犯罪人员的经济处罚力度,进一步体现罪责刑相适应的基本原则。
对于发行人与中介机构合谋串通,在证券发行或者持续披露过程中编造内容重大失实的财务报告,造成上市公司退市的,以及非法获利特别巨大,对资本市场秩序造成严重破坏,社会影响特别恶劣的内幕交易、操纵市场、利用未公开交易等犯罪,要依法从严追诉。
资深市场人士对《投资快报》表示,对财务造假、内幕交易、操纵市场打击力度的加大,会明显抑制二级市场资金对垃圾股和题材股的偏好,习惯于炒作此类股票的投资者应该顺应市场环境改变交易习惯,以免遭遇显而易见的投机风险。
“核心资产”风水轮流转家电、券商股获增量资金买入
周五,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,其中沪指下跌0.24%,收报3312.16点;深成指下跌0.40%,收报13838.42点;创业板指走势较弱,跌幅达到1.97%,收报2733.07点。两市合计成交8785亿元,行业板块多数收跌,医疗板块领跌,港口水运板块逆市走强。北向资金逆市净买入39.81亿元。
华鑫证券指出,11月以来的4个交易日,北上资金全部呈净买入状态,北上资金的持续净流入显示对未来一阶段行情的信心,不过沪指在3350-3400点区域将迎来较为明显的阻力,届时量能能否持续放大,将成为行情能否打破僵持状态的关键。
前海开源基金杨德龙表示,11月份随着外部不确定因素逐步消除,A股市场有望重拾升势,对于市场资金分流作用也将逐步减少,因此A股市场将迎来较好的反弹窗口。不确定因素也逐步的消除,对于全球资本市场的影响也逐步减少,A股市场受美股波动的影响也有望逐步减少。
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李预测,四季度A股宽幅震荡,上行空间有限。投资者应重视低估值的金融地产及汽车家电,细分赛道优质龙头溢价继续提升。从今年12月到明年二季度,外资将流入1500-2000亿元,取代今年大规模发行的公募基金,成为市场最大的边际增量资金,可能重新掌握A股定价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