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圳市规土委试点大科室改革三个新区先走一步
深圳市规土委试点“大科室”改革 三个新区先走一步
深圳市规土委在光明、坪山、龙华三个新区管理局实施“大科室”综合试点改革。三个试点管理局现有的10个法定科室,将压缩至7个科室,撤下来的9名科长转为主任科员。
←2009年8月,3 1个深圳“大部制”改革新机构正式挂牌成立。
记者陈以怀 摄
7月1日起,深圳市规土委在光明、坪山、龙华三个新区管理局实施“大科室”综合试点改革。三个试点管理局现有的10个法定科室,将压缩至7个科室,撤下来的9名科长转为主任科员。预期改革能最大限度地精简审批事项、压缩审批时限,部分项目办文时限从70个工作日变为立等可取。
内容
自主设置科室 10科室变7科室
此次“大科室”综合试点改革并不是简单的整合职能、精简机构,而是一次系统性、综合性的行政管理制度改革。市规土委机关党委书记户从义介绍,此次改革允许三个试点管理局在不突破总编制和职数的前提下,可以自主设置科室,自主配置职能、职数及人员,达到构建因地制宜、便捷高效的行政管理架构目的。在此原则下,三个试点管理局均精简了机构,由现有的10个法定科室,压缩至7个科室,科室数量减少了30%。户从义介绍,精简科室多出来的9位科长一律成为主任科员,在系统内的不同重要岗位进行消化,例如工会党建、副总规划师等等,不存在一科室同时存在两个科长的尴尬问题。
在机构设置上,改革形成了两种试点模式:一种是在光明、坪山管理局按业务板块大整合设置科室的模式,突出大规划、大土地、大更新等;另外一种是在龙华管理局按服务对象设置科室的模式,把服务对象分为政府投资项目、社会投资项目和基层社区发展项目等,并为服务对象提供全流程、“一站式”服务。
秉承“简政放权”的理念,此次改革明确除了需要上报市政府、市城市规划委员会、市招拍挂委员会以及省厅等上级机关决定的事项外,其它具体业务事项原则上一律由试点管理局负责办理。
延伸阅读